身體的記憶

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從前只看過幾頁就放回去了,但是關於瑪德蓮的氣味勾起兒時回憶的橋段卻就此烙印在腦裡了。這個畫面很美,但我似乎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直到最近拿到一張音樂專輯的光碟,我才知道那是時麼樣的感覺。

現在家裡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播放CD的機器了,翻出我2002年買的CD隨身聽(Panasonic,Made in Japan,看了有點感慨,我也曾經買過日本製的數位相機,現在只能偶而買買燕三條了)。當時買來沒過多久就迎來了ipod的時代,所以看起來還很新。找了半天的電源線,才想到隨身聽怎麼可能需要電源線,吃的是兩顆4號電池,不是鋰電池,想當然爾電池盒早已被流出的電池液給毀了。

那天把CD拿到辦公室,放到塵封許久的光碟機裡,打開itunes轉成AAC檔案,等待的同時一邊翻看CD盒的封面、封底、側標,然後翻看內附的歌詞本,仔細讀了每一個字,那一瞬間身體突然振動了一下,這是多麼久以前的自己多麼習慣的事情啊。我不是怎麼懷舊的人,但是這一瞬間有一種思念的感覺,許多的回憶都回來了。

前一陣子聽到人說,現在年輕的一代大概不知道什麼是看電視了,我雖然認同但也沒有多想,直到這個時刻才想起,所謂看電視,不只是打開電視機,用遙控器轉台這回事,它包括一種對時間的感知方式,對戲劇的想像,對娛樂的想像,並且關係著家庭空間的配置。看電視意味著一種生活方式,星期幾幾點鐘就是要看什麼會看到什麼,被各種廣告,各種戲劇片尾曲洗腦,和大家一起看棒球,和家庭成員爭奪遙控器主權。它曾經是這麼珍貴的稀有財,一種儀式,然後現在錯過的電視節目可以在網路上看到,看電視已經不再是看電視了。

曾經那麼認真對待CD盒子裡面裝載的每一首歌,每一個字,對美版CD的簡單輕薄感到不屑,然後到了itunes時代替每一個音檔建立後設資料,認真地聽每一張專輯好幾十遍,而最近的我假使有聽音樂的話,也是聽了幾次就急著換下一張,或者聽了幾首不愛就刪了,完全不給第二次機會,而還有許多下載回來的音樂還沒聽就已經遺忘了。想聽音樂的時候,還是回到曾經聽過無數次的那些老歌。

就在我轉完CD想要存到手機裡去,才發現以前很方便的事情,現在做起來有夠不方便,必須先取消icloud同步,刪掉從apple music下載的音樂,才能把電腦裡的音樂同步到手機裡,繞了一圈最後我才突然想到根本可以直接去下載音樂檔,根本可以不和這張實體CD相遇。

不過二十年後的我,有一天大概也會想起並起感嘆我曾經會固定在某些時間打開Youtube直播吧,因為只有直播沒有廣告,而且可以一邊看大家的即時留言,那和看回放是完全不同的體驗,而這個動作我相信到時候也早已經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