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rip to Berlin, Germany (part 2)
上篇交代第一印象,這篇寫柏林愛樂、老城區跟一些博物館跟動物園。這幾間博物館跟動物園都是事先沒有規劃要去,莫名走到那裡就進去的,不過也都蠻有趣的。
上篇交代第一印象,這篇寫柏林愛樂、老城區跟一些博物館跟動物園。這幾間博物館跟動物園都是事先沒有規劃要去,莫名走到那裡就進去的,不過也都蠻有趣的。
天氣變暖後,小陽台上出現了一隻正在築巢的長腳蜂。長腳蜂的名字是去網路上查到的,剛發現的時候,巢比一元硬幣還要小,但也已經有四個六角形小房間了。
聽說聖地牙哥有航空母艦中途島號改裝的博物館(USS Midway Museum)也跑去看了一下,甲板上面停了很多不同類型的飛機,飛機旁邊有說明牌和專責駕駛的人型立牌,有些還可走進機艙窺看駕駛艙。甲板上還有一群人在準備晚宴的桌椅跟飲料,天氣超好,在船艦上辦燭光晚宴感覺一定很棒。
過中秋節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記憶,往年中秋總在開學後不久,為了節省交通費,或許從來台北之後就不曾在中秋節回家了吧。 今年運氣好回到鄉下,給一群大嗓門親戚環繞著,四周嗡嗡熱鬧地,我只要顧著啃那些怎麼吃也吃不完的螃蟹,一隻接著一隻,十隻手指頭掐在那蟹肉蟹殼裡,完全不用顧及禮貌或優雅什麼的,隨時遇到咬不動扳不開的,旁邊一把大菜刀拿過來,就什麼都搞定了。南部人的本色啊。
下午趁著等人的時間剪了招福貓的紙模型,緊張的時候做點不用大腦又可以一直做個不停的事情正好。但是被放鴿子,嗚嗚,所以就一次把這隻有點複雜的貓給做完了。
有人傳來一個可以偷窺非洲動物的連結。邊邊的說明提到,這個水塘邊的時間下午4~6點會有比較多的動物出來閒晃。 現在那邊是晚上7點鐘,已經天黑,動物都去休息了,不過剛剛還是有看到一群大象結伴來湖邊喝水。這個鏡頭會移來移去,還會拉近拉遠的,看著看著竟然就入迷了。其實沒動物的時候,看著一片空曠,聽蟲聲,感覺時間似乎過得好慢好慢,也蠻好的。
我一點都不想乘時光機到未來。悲觀地以為,未來一定比現在醜陋。 最近看到一篇在討論仿照人類大規模飼養牛羊的方式,在海洋中飼養經濟魚種的文章,大意是說,隨著全球魚源減少、土地資源利用耗盡、與需求量的有增無減,這是個發生中,無可抵擋、不可逆轉的趨勢,與其在沒有妥善管理的情況下放任海洋生態被破壞殆盡,不如及早接受這個事實,並預先思考因應辦法,把海洋按照人類的需求有計畫的開發利用,如同我們對土地做的一樣,讓海洋變得不那麼”野”,雖然它不再自然,但能夠源源不絕生產食物,到時候魚的種類會變少,可能每隔一陣子就會爆發一次「狂魚病」大流行,總比幾十年過後,海洋完了,魚沒了,人餓死了好。
上週跟I, Claudia一起看的加拿大紀錄片,探討的事件是有三個人在其中一人帶領下把一隻貓活生生的殺死,並用攝影機拍了整個過程,但似乎是過程出乎意料,那隻貓最後在漫長的凌虐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