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
2022年末烏俄戰爭還沒結束,中國疫情這個月開始放棄清零馬上就要全面開放,臺灣不久前又經歷了一個莫名的選舉,義務役即將恢復一年制,阿富汗的女性不得上大學不得在NGO工作,伊朗的頭巾運動不曉得後來怎麼樣了。雖然我們照樣工作聚會出遊,但總是感覺這裡那裡過敏。
2022年末烏俄戰爭還沒結束,中國疫情這個月開始放棄清零馬上就要全面開放,臺灣不久前又經歷了一個莫名的選舉,義務役即將恢復一年制,阿富汗的女性不得上大學不得在NGO工作,伊朗的頭巾運動不曉得後來怎麼樣了。雖然我們照樣工作聚會出遊,但總是感覺這裡那裡過敏。
2021年5-7月因為疫情被迫在家工作之後,間接使得一些過去的自己回來了。最大的感觸是,我還是很喜歡跟資訊有關工作。
最近又多認識了法國一點,因為一個寄不到的包裹。簡單說就是不要用郵局的國際快捷(EMS)寄東西到法國。
因為疫情被困在家的日子裡,發現攪拌麵糰真是一件頗為療癒的事情。我喜歡低溫發酵法,在前一天睡前把麵糰送到冰箱,期待隔天晚上發得光滑飽滿拿出來整型加二次發酵送烤箱。從睡夢到隔天的一整個白天,腦海時不時都會飄出我的那盆麵糰。那感覺就像是用底片相機的時代,在照片洗出來之前,你沒有辦法確定會拍到什麼,所以你滿心期待。
之前在醫院陪病,整天關在室內,第三天開始覺得人怪怪的,下午在全家買了咖啡跟蕃薯,吃過以後才回復正常。這個症頭在居家工作三天以後,又發作了,時不時有個聲音跟我說,我需要喝咖啡!過了幾天都沒改善,怕哪天暴走,週末上網查了附近賣咖啡豆的店,搬出了我塵封快三年的濾杯濾紙,一杯下肚,覺得我又好了。
最近很愛蔡柏的Podcast《柏覽會離題》,擅長聲音表演的人果然懂聲音的媒體。我花了三天時間聽完了十多集的節目,在等待新一集的空檔就想說我也來清境農場青青草原的北票口考察一下那裡的手沖咖啡吧,滑了一下訂房網結果去了阿里山。
2020年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是一個讓人去思考自由與恐懼的一年。在悶了一年的這倒數最後一兩天,因為北極振盪,台北溫度驟降十幾度,宛如出國了一趟。疫情,全球暖化,都讓人對未來充滿擔憂。
去年去過屏東的台灣設計展,覺得這個打著設計之名行銷地方風土的活動蠻有意思的,所以今年也跑去新竹火車站一帶繞了一圈,讓我在清交竹科貢丸米粉城隍廟以外,對這個城市又多認識了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