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rip to Montpellier, France
# Zaha Hadid 第一次看到Zaha Hadid蓋的房子,Pierresvives是一間2012年才開幕的圖書館,開在一個不太容易去的地方,會來的人大概都是為了看建築來著的。
# Zaha Hadid 第一次看到Zaha Hadid蓋的房子,Pierresvives是一間2012年才開幕的圖書館,開在一個不太容易去的地方,會來的人大概都是為了看建築來著的。
今年設計影展還是很不錯,Urbanized也是我一直很想看的紀錄片,是Helvetica的導演Gary Hustwit拍的,他還有一部Objectified我也很想看:D
The Pruitt-Igoe Myth: an Urban History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Pruitt-Igoe是美國密蘇里州St. Louise市政府在1950年代杜魯門總統任內,因為1949年的住宅法通過而興建的社會住宅。這33棟長得一模一樣的高樓,讓許多原本住在貧民區的窮人得以搬到一個明亮、寬敞、有電梯、有排水系統、有大片草地的環境。開始的時候,那就像美夢成真,人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床可以睡,有可以關上的門,有位於高樓的視野。然而才不過幾年,它就成了惡名昭彰的犯罪溫床,能搬走的紛紛搬走,住戶從三萬人減少到八百人,留下來的人面對更差的生活環境,卻必須付出更高的維護費用,不到二十年,市政府決定把它整個炸了。
這個可愛的小芎頂屋紙模型是在垂直村落的展場做的,說明是寫需要三個半小時,但它全部組件只有一片,想是不用那麼久,所以就乖乖地把它做完了。一邊做一邊想,我假如是策展團隊一定反對把這種複雜的東西放在展場裡,怎麼可能會有人要花三個半小時在這裡做這種東西呢,但隨即又意識到我自己就在做,所以真的就是什麼人都有。做完後可以得到貼紙…
當我們談建築,大部分的時候,這個詞引發的聯想,是那些宏偉華麗的風景,諸如豪宅,摩天大樓,博物館、體育館,是把建築視為一種巨型的造型藝術,不考慮功能的純美學觀賞,在這種觀點下,在乎的是造型、材質、結構與技法。只是建築不一定要這樣看。
在高美館閒晃看到這個可愛的照片,林玉婷做了一系列台灣老民宅的造型蛋糕然後拍下來,有鐵窗、電線桿、鐵皮屋頂,有種滿植物的陽台,有各種紅鐵門,但是我最喜歡的是這個屋頂的鴿子房,真是喚起了我的鄉愁。
看到這篇紐約時報的文章 “A Physicist Solves the City” 覺得有趣,是關於物理學家 Geoffrey West 所做的研究,他試圖透過分析大量與城市相關的數據來找出城市發展背後的公式,這個方法跟都市理論家從觀察城市的歷史發展著手很不一樣,城市的差異只是數據的不同,其實頗令人不安,而且發現好像也稱不上創見,已經有更優美的文字跟例子來說同樣的事情了,但能夠提出數據佐證,突然有種科學家要撈過界,把城市研究從社會科學研究者的手中給搶走了的感覺啊。
上午七點半抵達波士頓機場,搭地鐵到旅館,上網收信,中午就走路到MIT,開始了三天非常疲倦的行程。我是小人物,最閒,但也是要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弄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到旅館。因為這陣子生活變動多,疲倦再加上時差,簡直是招架不住,常常覺得心臟快要負荷不了,但看同行的大人專注依舊,就覺得作為一個年輕人實在不應該這麼沒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