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毛月亮
距離上次看雲門的《毛月亮》,已經五年了,時間過得飛快。今天晚上演後座談一位觀眾講了一段話,大意是說「五年前有淡淡的艋舺跑到冰島,五年後有淡淡的冰島跑到艋舺」,我完全懂,因為我也這麼覺得,只是沒能這麼用這麼精簡又美麗的話表達出來。
距離上次看雲門的《毛月亮》,已經五年了,時間過得飛快。今天晚上演後座談一位觀眾講了一段話,大意是說「五年前有淡淡的艋舺跑到冰島,五年後有淡淡的冰島跑到艋舺」,我完全懂,因為我也這麼覺得,只是沒能這麼用這麼精簡又美麗的話表達出來。
雲門舞集今年的新作《霞》很好看,有一種結構乾乾淨淨,所有東西包括舞蹈、聲音、服裝、燈光、影像等等都剛剛好的俐落感。雖然說回家後才發現節目單裡描述的霞好像是說舞作反應不同舞者的不同心境氣質或生命狀態,如七彩霞光互相輝映,但是我自己實際在看的時候覺得是別的東西。但無妨,作者已死,隨便寫一下。
因為疫情被困在家的日子裡,發現攪拌麵糰真是一件頗為療癒的事情。我喜歡低溫發酵法,在前一天睡前把麵糰送到冰箱,期待隔天晚上發得光滑飽滿拿出來整型加二次發酵送烤箱。從睡夢到隔天的一整個白天,腦海時不時都會飄出我的那盆麵糰。那感覺就像是用底片相機的時代,在照片洗出來之前,你沒有辦法確定會拍到什麼,所以你滿心期待。
之前在醫院陪病,整天關在室內,第三天開始覺得人怪怪的,下午在全家買了咖啡跟蕃薯,吃過以後才回復正常。這個症頭在居家工作三天以後,又發作了,時不時有個聲音跟我說,我需要喝咖啡!過了幾天都沒改善,怕哪天暴走,週末上網查了附近賣咖啡豆的店,搬出了我塵封快三年的濾杯濾紙,一杯下肚,覺得我又好了。
最近在超市看到紫心地瓜,覺得好奇買了回家,然後就照著麵包機的食譜,無痛地做了一個紫色的地瓜吐司。成品真得是非常可愛,以前覺得天然食材應該顏色不會這麼深,原來是可以的。
第一次聽說Loop圈圈這家DIY烘培店的時候,本來想,也不過就是提供場地跟器具,給你食譜自己在那裡做,又沒人教,也不是多愛吃,為何要花錢花時間去那裡做呢?但有一天突然被帶去了,結果還蠻好玩的,然後場地環境很不錯,道具很充足,即使對做蛋糕完全沒概念,還是可以優雅地工作,成品的包裝紙盒也很有質感,重要的是蠻好吃的,很有成就感。
住處附近有間咖啡店,可能我太少去或去的時間太奇怪,每次去都沒有其他客人。前些日子在那裡被招待了一小杯咖啡,兩三口就喝完的那種,咖啡溫度不高,想說大概是煮了沒客人只好讓我喝了,但結果只是淺嚐一口,就覺得齒頰留香,甚至有回甘的感覺,香氣持續了半個多小時。這香氣讓我念念不忘,所以家裡的存貨消耗完畢,立馬就跑去店裡訂了一包回家。
# lost in translation 生活在台灣總以為有一天自然會需要學點日文或是去日本一趟,結果就是突然人就到了那裡然後一句日文都不會講。日本人的餐會吱吱喳喳的,很多拉長的驚嘆語,每件事都可以很驚訝,到處都在すごい,跟在美國每件事情都說cool但毫不掩飾他在敷衍的感覺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