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雅的婚事

電影開始前十五分鐘才抵達城市舞台,出乎意料地排隊的隊伍並沒有很長,是星期五晚上的《圖雅的婚事》耶,有點驚訝。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片單我左翻右翻沒有看到太多想看的片子,主題是丹麥,但好像只有中國大陸的片子讓人想看。圖雅的婚事就是其中之一。

這部片算得上是好看的片子,尤其當表達人處在某種複雜的處境時,因為人生的困境、困難、人與人複雜的感情關係,所產生的種種複雜情緒,處理得特別好。所以即使有些時候覺得人物的對白常常有點不太順,或是像在念台詞,很想喊 “卡”請演員重來一次,或是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圖雅如此搶手以及消息傳得如此之快的原因,彷彿故事有個斷層沒有交代清楚,除此之外,仍然覺得這些都什麼大礙,因為有一個特別出眾的地方就足夠了。

生活的困境主要來自於險惡的自然環境,酷寒、缺水,巴特羅因為鑿井不慎不良於行,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曉得為什麼鑿井會弄傷腿,到後來故事發展到桑格鑿井時鑿到青石板,才終於曉得是怎麼一回事。水井讓生命得以延續,悲劇也因水井而起。真有種造化弄人的感覺,到底人有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呢?

圖雅與巴特羅的關係因為鑿水井意外而產生了某方面的不平衡,於是圖雅一肩挑起家計重擔,雖然她夠強悍夠能幹,但這險惡的環境難免使她的健康折損得快,為了生存,圖雅接受建議,想要找個男人嫁了,來協助分攤家務、養活這個家。最初,圖雅是打定主義為了丈夫巴特羅犧牲自己,但故事發展到最後,圖雅反倒是落入了另一段感情。圖雅的婚事作為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後可能的確舒緩了最初的那個需要找幫手來協助養家活口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卻跟著產生了,因為人的情感、私心等等。生命或許就是如此,往復不段地,一個困境導向另一個困境,困境的出口原來是另一個困境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