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ul of A Man

The Soul of a Man 黑黯的靈魂, 光點台北,影像vs聲音影展

I just love the way Wim Wenders told the story! The best part I love is he actually wrote himself into the film, yet not being self-indulging. The director’s admiration for the three blues artists is so obvious, he presents their life and music so well, and make audiences fall in love with the them.

喜歡文溫德斯的電影,一直是為著電影裡傳遞出來的真誠。看著一個人如何把他關心的問題,最喜歡的音樂結合起來,從尋找小津到這一部黑黯的靈魂,都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個粉絲的真誠,是真正喜歡,才能把故事說得那麼好。

黑黯的靈魂講三個藍調樂手Skip James, Blind Willie Johnson and J. B. Lenoir的音樂生涯,不談他們個人的生平,而是把放在歷史裡去談,直接從音樂去認識他們,藉由用手搖攝影機拍的黑白的仿紀錄片與新聞影片,來感受他們當時的生活。雖然只談三位樂手,但是有一道延伸的時間與空間的軸線清楚地開展出來,藍調音樂從美國傳到英國,在歐洲流行起來,Blind Willie Johnson的音樂隨著航海家一號上了太空,他開頭的獨白輕輕地「耶」的一聲,得意但不驕傲的那種「耶」,很可愛。

時間的軸線上有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從三○年代Skip James的經典錄音,經過經濟蕭條,到J. B. Lenoir的死,六○年代Skip James消失三十年後重新被發現,從前的錄音穿插著其他樂團翻唱的版本,不必多說什麼,光是看這些翻唱者的來頭,和電影裡怎麼呈現他們唱這些歌的樣子,滿滿地你感覺到一種致敬的味道。

電影裡還有很長一段年紀很大的夫妻拍的 J. B. Lenoir的紀錄片跟他倆的訪問, 這也很有趣,原本冗長而鏡頭角度毫無變化的訪問,應該是會有點無趣,但他們的真誠讓它一點都不無聊,他們是Lenoir的朋友,從瑞典到芝加哥去拍了兩部片子,本來以為別人看到這部片子大概馬上有一堆人找他表演、出唱片,但實際上是沒有人要看,因為拍得有點單調。但結果卻意外為早逝的 J. B. Lenoir完成了一部珍貴的紀錄片。可以從片子裡看到他倆還很年輕的樣子,兩位現在都還活著,對比之下非常有趣。

用音樂來說故事其實是最好的,說實在一個樂手的故事都在音樂裡,聽音樂就好了,一個樂手再怎麼會講話、有什麼理念,如果不能從音樂裡表現出來,而只能用語言述說,那就不叫樂手了。電影很有質感,有藝術味兒。最近趁著吃飯時間斷斷續續看了幾部片,都不錯看,但看到這部片的時候,還是深深地感覺到,還是這種有質感的好。我果然是粉絲啊。

本片是Matin Scorsese監製的藍調百年系列的七部片之一,PBS的有關這一系電影的介紹,可以看到一點點本片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