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ly browsing tag
建築

玉米大樓及其他

在芝加哥的第二天清晨趁著還沒開工到處閒晃,遇見了玉米大樓。樓的名稱叫作Marina City,看到的時候非常興奮,不是因為它長得像玉米,而是因為它是wilco的Yankee Hotel Foxtrot封面的那雙子樓啊。呵呵,以前還真不曉得那封面畫的是真的建築物,看到實物就矗立在眼前還真有種戲劇感。

姬路城紙模型

花了近二十小時的時間完成了日本姬路城的紙模型,愉悅在完成的那一刻便已告終,因為這項活動的樂趣並非來自成品,而是來自製作過程中發現原來紙張可以如此巧妙的方式毫釐不差地穿插接合。

L’empire des signes

Roland Barthes, 《L’empire des signes 符號帝國》 北京:商務印書館 符號帝國是巴特旅遊日本所寫的符號學觀點的小書,藉由觀察日本生活文化的各個細微層面,並比較東西文化的異同,來思索符號與意義之間的關係。這本書的繁體字版叫做《符號、禪藝、東洋風》,台灣商務已經絕版,不小心在圖書館瞄到這本小書,驚喜之下開始了我第一本簡體字書的閱讀。

Archigram

Archigram, 建築電訊, 北美館, 3.15~6.08 當倫敦下起雨,人們關心的是雨還是建築?Archigram認為城市是一連串事件的集合體,建築反倒是次要的。一個理想的城市應該是讓人能隨意出入那些好玩的地方,參與好玩的事,因此,建築應當是能夠移動的,於是有了長了腳的房子、用過即丟的disposal architecture、用管線連結的空中之城、充氣屋、木頭插座、插接城市、電腦城市、艙室、接合城市,建築不再方正的、固定的、侷限人的,而是奇形怪狀歪七扭八的接合,有如普普風的拼貼藝術,呈現了流動、活躍的特殊風格,Archigram不在乎邏輯、不考慮可行性,任憑想像力無限擴張,顛覆學院傳統、釋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