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

大部分在外租屋的小孩都喜歡到Ikea逛兩圈,就算很多東西買不起,買了個底部印了Ikea的特價白碗也開心,早聽說這店的東西不耐用,不過對於消費世代來說,不耐用簡直是正合我意,用壞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再上街購物,浪費而沒有罪惡感,在尋找新奇產品的過程中驅逐無聊,獲得驚喜感。

鬼月應景漫畫

幾個同學都大力推薦《陰陽師》跟《百鬼夜行抄》,但這漫畫像是不太熱門,常去的幾家漫畫店都沒看過,大概是鬼月靈感比較強,給我瞄到了,原來這種一點都不恐怖的漫畫也被擺在鬼怪漫畫區去啦。

神秘卜湳文明遺跡特展

出世神韻–神秘卜湳文明遺跡特展, 涂維政個展 當代藝術館 2003.08.08-09.28 下午亂晃經過當代藝術館,進去溜達了一下,看到一個很好玩的小展覽,叫「神秘卜湳文明遺跡特展」,這個藝術家大概是要諷刺最近各種過度商業化的展覽,於是自己也來弄了一個展覽,裡面就是一堆像遠古出土文物的東西,石頭、雕塑、象形文字,牆上有展覽常有的簡化的拓印圖、導覽文字、還有語音導覽、導覽手冊、餐廳、販賣部、導覽員,要不是門口有涂維政個展幾個字,再加上當代藝術館這個環境不太可能展這種東西,差點就以為是真得歷史遺址了呢。

My New Old Home

總算是完全脫離了之前住的地方。以往每次搬新家,懷著探索一個未知領域的好奇心,我都會騎著我那掛著菜籃的小五十在附近勘查地形,看看附近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店家,有什麼捷徑可以幫助我更自在地在外遊蕩

How To Read A Book

Mortimer J. Adler & Charles Van Doren, 《How To Read A Book 如何閱讀一本書》, 台灣商務2003(原書於1940出版) 「到底怎樣才能把書讀得又快有好?」這是我長久以來的疑問 ,如果你也同我有一樣的困擾,那麼你可以考慮讀讀看這本七月初版八月就第二刷的新書。

Cats

Cats, 國家戲劇院, 92.08.01~16 貓走下來了!貓爬到觀眾席上,就在觀眾的面前弓著背磨蹭著,你還可以伸手撥她的尾巴,我們在四樓笑著,嚷著「貓兒,來啊來啊!」,儘管她不來我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所謂有錢的是大爺,一樓前排的觀眾,一向是比較佔優勢的,但驚喜的是,貓真的上來了,上到四樓來了!

FNAC

晚上經過FNAC,進去裡面晃了一圈,我發現我喜歡上了這家書店。 FNAC剛開幕的時候,黑色帶斑馬線紋的毛地板與經常讓人不知身在何處的偌大空間,令我很不習慣,與其說是書店,倒不如說是百貨公司,少了點書店讓人安定神經的「氣質」,也因為住的地方附近有太多書店圖書館,已經很久沒有到FNAC的必要了,然而今晚回到FNAC,我重新將這裡定義為書店。

I would prefer not to

白鯨記的作者Melville寫過一篇短小說叫Bartleby the Scrivener,Bartleby是一位抄寫員,日以繼夜不停地抄寫,拒絕任何變化與溝通,不論人家要他做什麼,他只是不停地重複,”I would prefer not to.”,到最後甚至拒絕進食,結果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