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好生意
馮久玲,《文化是好生意》,臉譜2002 文化是好生意,凡提到文化產業,非祭出這句話不可。一句話,顛覆掉「文化」的神聖性,文化不止可以販賣,甚至可以是好生意。
馮久玲,《文化是好生意》,臉譜2002 文化是好生意,凡提到文化產業,非祭出這句話不可。一句話,顛覆掉「文化」的神聖性,文化不止可以販賣,甚至可以是好生意。
icecream@kkcity.com.tw, 〈聽哪! 偉大的注音文!(1) (2) (3)〉, kkcity story board 2002.04.16 非常非常有趣的文章,晚上大笑會吵醒室友,但就是忍不住… 這真是是反注音文論述裡的經典哪…真要反的話,最棒的「反動的修辭」,就是要用「他者」的語言來顛覆「他者」,和那些以一種解救者的姿態嚷著、批評著,慨嘆著中文之美就要被這群「e世代」、「新新人類」給毀掉了的中文捍衛者比起來高明多了~(不過據說Hirshman的《反動的修辭》是要大家放棄修辭上的玩弄,實質地進行對話才能把問題解決哪…我這樣像是在開倒車?)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Univ of Minnesota, 1996 2nd. ed. (吳新發譯 ,1993 書林) 最近讀了一點點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理論,雖然有很多地方還是不太清楚,但總算讓我抓到了些脈絡。許多文學作品(&非文學)的分析,其實都是根據某種流派一整套的思想下來的,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那背後的一套邏輯到底是什麼,如此一來,不知道我的位置,抓不住分析的目的,找不到焦點,那一些分析批評幫我拿到分數後,就不敢再拿出來見人。我一直不知道我在學什麼。
Roland Roland Barthes,〈有節制的醉〉,《戀人絮語 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 酒飲微醉,花看半開。今而上課頗為激動,巴特這論調,不就是昨看的《柏林蒼穹下》所要傳達的觀點嗎,佔有慾、慾望、與享樂,不必然和冰冷的、批判的、邏輯的、知識的左派壁壘分明,肉體與精神必須結合,跨越二分的界線,不再停留在艾菲爾鐵塔之上俯望巴黎,而是要墜落地面,以民族誌學的方式,深入與市民對話,去理解城市。
傅月庵,《生涯一蠹魚》,遠流2002 這些人不需要獎賞!Virgina Woolf 這樣一句話,不知鼓舞了多少愛書人。當其他人紛紛到上帝跟前領獎賞,愛書人卻不需上帝特意關照,因為藉著讀書,生命已然飽滿,天堂神聖的獎狀金盃不過是毫無價值的累贅之物。
台大外文系請到了Wole Soyinka來演講,聽這個頂著一頭白色小阿弗拉頭的奈及利亞老先生,用充滿熱情的語調講在白人殖民者離開後,因為政治、經濟、種族、宗教的異同,非洲成為以爭奪權力為重心的獨裁者結合外國勢力所把持的情況,面對動盪不安的局勢,個人該如何抉擇,他認為,身為一個作者,就是要去克服所有的阻礙,詩的功能是要擴大人類的視域、感知力、提供人慰藉,那些頹廢的、自我耽溺的都是nonsense,詩人一定要介入社會脈動。若能欣賞一個人內在的複雜性,便可以幫助人重新獲得抵抗不公的力量。詩永恆的內在價值是可以超越任何政治阻絕的。
J. M. Coetzee,《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 Life & times of Michael K》,天下2000 life and times of MK.jpeg 處在兩種不同系統的人如何能溝通?任何試圖去理解另一個系統的人的行動,即使是懷著謙卑之心,出於一片好意,都只是徒然。兩方做的都是對的事,但兩方都傷痕累累,錯只錯在根本是不同世界的人。 面對一部蘊含深刻意義,層次豐富多元的小說,原本是該噤聲的,尤其Michael的生命是無法用我所知的語言來理解的,任何型式的評論,都無法深入他的核心,但若不紀錄下來,必定會有所遺憾,於是我仍以我有限的語言,為閱讀過程的驚喜留下微不足道的點滴。
Kent M. Keith, Spencer, M.D. Johnson, 《不管怎樣,還是要:矛盾十誡 Anyway: The Paradoxical Commandments》,大塊2002 真理渾沌不明,但是人既然活著,就要有所抉擇。 在書展翻到這本書,認同書中的說法,做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