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 定光
疫情後第一次踏入國家戲劇院。作為一名粉絲,幾個月前看到消息就馬上去買票了,當時完全沒想到有中秋連假。等到發現有放假要訂北返高鐵票時,只買到了中午出發的票。但也就這麼剛剛好地,剛好沒有錯過今天下午的《定光》。
這部作品走一個簡約的風格,舞台是一個白色盒子,隱隱約約地有著柔和的水波影子映在牆上,不是那種強烈刺眼的黑白分明的光束,而是溫和的、自然的、寧靜的光,背景是混雜了鳥叫蟲鳴般的類似環境音樂的聲響,我們很快地就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大自然的環境,舞者們不像人,反倒比較像森林裡、湖泊、瀑布旁邊聚集的各種野生動植物,他們用各種方式拍打著身體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彷彿有風吹過樹葉,有果實掉落,或者有松鼠在打架,有鳥類在求偶,或是什麼突然飛起來等等。我心裡想的是這好像在看什麼BBC的生態紀錄片(譬如Dynasty跟Seven Worlds, One Planet都非常好看),只是溫和了許多,有點禪意,有點舒適,沒有殘酷的追捕跟狩獵,也可以說少了點高潮迭起的戲劇感。
直到第一首由男舞者開口發出某種姑且當他是某種鳥叫聲的段落我都蠻喜歡的,而且我覺得讓舞者用身體發聲的點子真是太棒了,包括這種呼喊聲也都很不錯,因為我一直想到之前好像是《十三聲》吧,有一段舞者有開口發出各種喊叫聲,總覺得聲音有些薄弱不夠開,但是這一次到後來舞者開始唱歌,而且越唱越像人在唱歌,生物感越來越少的時候,感覺好像有些地方有人唱不上去,或是那股氣沒有留住,太快斷掉,這些瑕疵對比舞者們精雕細琢的肢體表現,是有點讓人出戲的。
我特別喜歡最前面的獨舞跟中間一段雙人舞,喜歡這兩個段落裡女舞者的輕盈與無聲,即使有快速的跳躍,也完全聽不到明顯的腳步聲(只除了結尾一個有節制的喘氣聲),對我來說,這寧靜的時刻,對比縈繞周圍的環境音,那就是定光的所在。
演後座談有一段是音樂創作張玹教大家用ㄗ、ㄘ、ㄙㄈ來製造蟬聲,還帶著一二樓的觀眾合聲了一小段,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