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2019年搬離住了20多年的天龍國,開始我的城邊生活。台北城的熱鬧程度,手搖飲料的密度大概是個指標。以前住的地方方圓500公尺內我知道的飲料店大概有7家,咖啡店6家,裡面有賣莊園咖啡豆的大概有4家,現在這裡一間不剩。因為覓食不便,只好每天煮飯,雖然缺乏烹飪的彗根與熱情,成果如何不好說,但日復一日的操演,也算給自己添了個新把戲。減少外食理論上比較健康,但近來卻長了好幾斤肉,不知哪裡出了錯。儘管只是自己吃的,備菜烹煮跟事後的清潔,好像無可避免地要耗去不少時間,希望明年此時早已駕輕就熟,能夠騰出一些時間精神做點其他事。

搬家以後因為裝網路的關係,發現有新裝MOD不用加錢的方案,於是首次迎接了有電視機的生活,發現電視還蠻好看的。雖然以前就覺得我也算是個電視兒童,但在這之前主要是在電腦上看自己已經知道的節目,現在這樣用遙控器瀏覽轉台的經驗倒是已經很久沒有了。之前固定會看公視的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這個節目尤其前面幾集的攝影頗為精緻,介紹人物出場的那種由遠到近慢動作特寫,食材的特寫、市場周圍空拍、縮時攝影等等,都和一般的旅遊節目的節奏有點不一樣。後面有一集拍到竹東中央市場附近的老照相館,看到裡面的電動佈景機還有那張白色的藤椅,勾起了我早已遺忘的幼年記憶。我聽過一個關於這種電動佈景機的故事,對於這種老物的緬懷摻雜了點其他成分。簡單的說,這種佈景機提供了幾種不同的圖案,而且佈景夠長可以鋪滿地板,讓背景和地板連成一片,更真實點,當時很多照相館都有安裝,原本是個好生意,但後來因為機械容易壞,以前也沒有保固期的觀念,導致廠商陷入了為免費售後服務疲於奔命的窘境。這樣看老物,就有點血淚在裡面。

今年看了一些以前聯合國有關的人物傳記,算是淺淺地補上了一點零碎的世界地理與歷史課。我可能是睡眠不足或者就是所謂的金魚腦,很多東西看過就忘,而且老實說各地的情況都很複雜,看了很多也忘了很多,只是隱約覺得想要哪一天來去東南亞或是非洲的哪裡或是美國的鄉下看一看。還有就是在網路上看到以前聯合國的錄影或錄音發現大家的口音真得是什麼都有,然後我聽得懂的大概只有美國人的英文,感覺即使只是學英文都還有好長的路要走。當時聯合國大會的會期裡討論議案可能是為了回應緊急事件有時候會討論到半夜,到三四點的都有,就會覺得很難想像,想到我現在這年紀就已經覺得很難熬夜,真不曉得當時這些年紀比我要大許多的人們是怎麼應付這種超長工時的。也有讀到某位人士退休後淡出政壇回到鄉下老家變成專業的綠手指,覺得這樣的退休人生頗讓人嚮往。

今年大致上日子過得頗為平靜,每天在工作與住家間來回,除了偶而有事進城的時候會出於懷念東買西買,以及去了幾趟衛武營和一趟短暫的日本遊,基本上絕少出門,然後還是沒有比較不迷惘。希望新的一年不要這麼宅,認識新朋友,多講一點話,找到快速煮飯跟收拾的方法,然後還是要多讀一點書,鍛練腦袋跟身體。(這篇是1/1寫的)

補充一下,因為進來通勤時間簡短以致於很少戴耳機了,不過我很喜歡The Raconteurs的Help Us Stranger。為什麼呢,我想是因為那個團名吧。一開始我一直看成Raccoon,就還好,後來才發現法文的storyteller(雖然這裡是英文發音),突然好感度大增。嗯這樣可說是a sucker for words嗎?今年因為看電視的關係,影集看得也少了,但還是看到兩個很喜歡的影集,get shorty(黑道好萊塢)跟succession。get shorty的故事是關於一個黑道轉行當電影製片的故事,主角是IT Crowd的Roy,多年後再度看到他覺得很是驚喜,前面兩季特別好看,很喜歡劇裡面呈現一種不分男女老幼黑道白道都著迷於電影的景象,既暴力又有趣,有種荒謬感。Succession是HBO的影集,精緻度不在話下,這齣劇吸引我的,某種程度上是讓人窺探現代真正的有錢人家庭的生活,然後每個主角基本上都讓人討厭,但奇怪的是他們竟同時也都讓人喜歡,期待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