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從拉斯馮提爾的Dogma95以後,即使不走極端,藝術電影好像意味著多少帶著點反技術反後製,強調真實的前提,或者,不管拍攝或剪接技巧多麼精湛,也絕少刻意強調技術的使用,而更著重在故事的鋪陳,情感的傳達,與創意的表現。這也是為何《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趣的地方,如此困頓沉鬱的主題與細膩節制的情感,在宣傳上卻是特別強調「120格、4K、3D」的技術面,而且這部運用最新科技也主打技術的電影,實際上也沒有像《少年Pi》那樣有著一幕幕如夢似幻華麗壯闊的景象,也就是說,新技術不再需要應用在特別重視視覺效果的主題上,它可以被更廣泛的使用,這是電影的進步。

故事特別吸引我的,是透過男主角的經歷所傳達的一種不上不下,沒有出路,沒有夢想,沒有未來的心理狀態。那不是大國民或是大亨小傳那般的經歷過人生的顛峰、擁有其他人難望其項背的財富名望,因而能對比出的內心強烈的空虛與失落,那樣的失落總有著華麗的背景,那種墜落是如煙火般燦爛輝煌的,然而小人物的故事線是從一開始便一路直下,沒有高潮,沒有回頭。

成為英雄,從一開始便只是這頹靡的社會氛圍所創造出的一個振奮人心的故事,因此這些被創造出的「英雄」只是演員,跟超級英雄漫畫的人物有類似的源頭,只是他們比2D的超級英雄更顯真實,他們的電影沒有拍成,但實際上從他們成為「英雄」以來,就已經進入某種角色設定,成為類似實境節目的演員了。不過男主角很幸運的,很快的便經歷了希望與幻滅,他作了一個或許可以和女孩一起編織美好未來的夢,並且在幾小時後就發現這其中的不真實性。幻滅後的少年,從最初的被迫入伍,逐漸和同袍間發展出共患難的情感,直到最後真正地接納他所處的位置與責任,放下不被理解的無奈,不假外求,決定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沒有辦法預料少年未來會如何,但這是他成長的開始,他人生的下半場正要展開。

今天在紐時喵到一篇文章〈Unless You’re Oprah, ‘Be Yourself’ Is Terrible Advice.〉,讀起來大意是說,事實上或許不該相信有一個所謂的不變的真實自我,別人其實也不真是那麼想知道你的真實自我,觀察社會互動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不見得等同於虛偽。作者提議,不如把對真實的追求轉化為對真誠的追求,別人對你或許有不同的期待,他們看到的、想看到的或許不是你所認為的真實的自己,但轉個念,如果你決定,也可以透過決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真誠的去追求,從外在的行為內化到身體裡面。用別種學科語言解釋,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的認同」。在這篇電影隨想岔這個題,是感覺到這和故事有所呼應,故事中的男主角在最後,終於可以袒蕩蕩地說出「我不是英雄,我是個軍人。」這樣的話語,其實可說是類似的生存策略,這是在各種絕望困頓的環境裡,決心為自己創造出路的一種方法。

不曉得為何這部片不是120格4K的版本,在眼鏡前面戴著3D眼鏡很容易分心,有時候3D電影特有的前後景差距明顯的感覺好像讓4k的真實感又添加了某種不真實感,感覺還蠻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