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2 十三聲
好像有點了解為什麼每次看鄭宗龍的舞作都會有感覺了。似乎是因為,它們不在說一個故事,而是在呈現一個影像,一個場景,一個空間,它們的模糊曖昧能夠召喚出那些你經歷過的無法用言語編織為情節向人清楚述說的,但是留在眼底裡的影像,留在肌膚底的觸感聲音溫度與氣味。
開始的時候,舞台上清一色穿著黑衣服的舞者或獨自或分組散在舞台上,大手大腳地各自做著不同的動作,並且發出各種不同的嚎叫,那些動作像夢遊者、快版的八家將、街舞跟現代舞的綜合體,有點招搖過市blingbling的感覺但又不缺乏美感,像來到鬧烘烘的傳統菜市場,混雜但又充滿著一種很踏實的生命力。整齣舞作都很好看,保留了市井小民的生活質感,卻仍然顯得精鍊高雅,通俗文化和精緻文化優雅的結合在一起。音樂、燈光、投影、服裝等等也都非常突出,互相襯托又互相搶戲。(只除了舞者每次發聲的時候會讓人不自主的皺起眉頭跟搖頭,看得出來聲音的訓練跟肢體的訓練都需要長期的投入,不曉得他們都不發出聲音會不會好一點…)
十三聲指的是早期萬華地區的一位會模仿很多不同聲音語調來說故事的街頭藝人,在舞作裡面幻化成七彩的服裝,它並非以一個角色呈現,而是作為引子帶出一個場景,那個世界裡有優美的吟唱歌謠,有道士作法的咒語,有形象鮮明的北管嗩吶,有瘋子,有傻子,有埋怨,有咒罵,有歡笑,有得意,有刻薄,有直爽,有不羞愧的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