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藝術節
被台南鄉親帶去西港刈香看熱鬧,出門前只擔心下雨沒做防曬,結果雨沒淋到,反倒是帶回了一身通紅發癢的皮膚。
早上剛過七點來到鹿耳門天后宮,偌大的廣場已經擠滿了人。廣場中間的通道是給陸續進來拜廟的隊伍行進,右邊是武陣區,圍了一圈人在看一團宋江陣表演,左邊文陣區圍了兩團小圈圈,一邊是扮成水牛互相角力的水牛陣,一邊是轉著傘敲鑼打鼓的跳鼓陣。主持人不曉得是站在哪裡,對全場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透過音量擴及全廟的擴音器一下子介紹來拜廟的隊伍,一下子介紹各陣頭表演的劇情,譬如你在這邊看宋江陣但是會聽到他說那邊的水牛在生小牛之類的,或者哪個場子耍關刀很厲害,哪個場子表演醉拳的老先生叫什麼名子已經93歲了之類的芸芸,吆喝大家拍手。在廣場上穿梭於不同的奇妙陣頭,聽著各家音樂鑼鼓混在一起,覺得這簡直就是鄉下的藝術節,好像可以想像以往農業社會裡人們如何娛樂的情景。
西港香三年一次,已延續兩百多年,只有1943年因戰爭停辦過一次,從13村庒道現在有96個村庒參與遶境,至今仍有許多陣頭是由村民自主組成,在廟會開始兩三個月前開始利用晚上下班以後的時間練習,庒頭陣也是這個廟會最令人感動的地方,這裡面甚至有庒頭只剩下二十多戶,還能夠組個陣頭實在不容易。在這麼熱的天氣裡,光是在旁邊看熱鬧滿頭大汗對於自己不在家吹冷氣已經是自我感覺良好了,想到還有人願意自主性的花時間練習以及在這麼熱的天氣裡面到處遶境表演,實在佩服。
午餐晚餐都在廟裡面的「點心攤」吃,點心攤主要是招待前來拜廟表演的陣頭及工作人員的,一般人跑去吃也不會被阻擋,大概都是些炒麵、米糕、炒米粉、蘆筍湯、豬肚湯、仙草愛玉等等,用水桶臉盆盛裝,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粗獷的吃法。吃過午餐跟著攝影同好去國姓橋站在慢車道旁邊的水泥牆上等待蜈蚣陣經過,也是個有趣的經驗,這個蜈蚣陣掛的是「特號」,由一台農耕幾牽引,拖著72個小小孩一人一車連成蜈蚣,每個車子都有輪子由大人推著走,到廟裡會繞三圈停下來,大家可以從下面鑽過去祈福保平安。
這次覺得最可惜的是只有看到白鶴陣拜廟沒有看到表演,紡車輪則是在快開走之前匆匆一瞥沒有仔細瞧到,天子門生有看到但也只聽到兩首。看到的陣頭裡面最驚豔的大概是八家將,這裡有三五甲跟吉善堂兩個八家將的庒頭陣,不曉得是否因為清晨的光線還是什麼的,覺得八家將奇特的慢動作神秘而美麗,大部份的人身上都有刺青,配著這身七彩的衣服跟臉上的妝實在很好看,三五甲八家將表演快結束時廟方會指示大家想要被收驚的可以跪在一起讓八家將幫忙收驚。
這一團是少見的由男生跳的花鼓陣。旁邊的照片是西港香唯一一個南管團,這一團戴清朝的斗笠,團員年紀都很大了,因為外面太吵音樂性的陣頭都是在廟裡面表演,不過實在還是抵不過。聽說曾經在皇帝前面表演所以綉彩上寫著「御前清客」四個字。
看了很多團的金獅陣表演好像只有這一場有看到獅旦,小朋友扮的,他們拜廟的時候會站在大人肩膀上甩球很是有趣。牛犁歌陣有竹橋跟東竹林兩個,都是小男生負責表演,包括花旦的角色,後場的音樂由大人組成,唱的是傳統的牛犁歌,內容大概都是敬神、男女打情罵俏、祈求吉祥等等,這一團不用麥克風。
鄉下的藝術節不只看表演也看人情味,參加遶境的陣頭如果排到遶境的點,那天就會守在自家宮廟不出陣以便接待來訪的客人,陣頭一進到廟裡,廟方就會有人拿起麥克風昭告所有的人並熱誠表示歡迎,表演間除了解說精彩處炒熱氣氛,還會不斷感謝來表演的團體,廟方也會殷勤的遞清涼飲料或是香菸招待,結束時會請大家去點心攤休息用點心不要客氣,天氣太熱還會說意思到就好不用舞太久趕快去休息,各陣頭表演結束和下一個陣頭交接時兩邊莊嚴的行禮,帶團的人互相握手打氣,都讓人感覺挺窩心。
這次在台南住在小巷裡面的旅館,因為高雄的街道都方方正正的對台南彎彎曲曲的小巷印象深刻,旅館裝潢簡單不像旅館也沒有故作姿態的設計,一個人住在裡面頗為輕鬆愜意頗有待在租屋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