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ok of Mormon

The Book of Mormon, 12/29, Eugene O’Neill Theatre

Musical, checked。買完票的那天覺得我應該是瘋了,這票無敵瘋狂貴,而且我又不看音樂劇,只能說誰叫我這幾年老是不小心看到Neil Patrick Harris在東尼獎的表演錄影,以致於無法不好奇百老匯目前最熱門的音樂劇長得什麼樣子。(btw, 好想看他明年春天要演的搖滾芭比。)

摩門經果然很有趣,應該也冒犯了不少人,劇情很簡單,音樂容易記,有很多對流行文化的指涉,不用做功課,不用英文好,除了票價太高,是很好的娛樂。Sleep No More和摩門經,看劇場形式選SNM,看好的表演選摩門經。

來講兩件印象深刻的事。首先是關於周邊商品的販賣,排隊等待的時候就有一位聲音服裝跟動作都很像演員的人跑出來兜售節目手冊和DVD,進場以後開始加賣白衣服,然後進中場休息那個瞬間,這位先生站在舞台下方的邊緣,趁著大家的視線還沒移開舞台舉起了一件Man Up的衣服,最後到了場外又看到他在叫賣青蛙,劇情發展到哪裡他就賣到哪裡,這麼有層次的賣法實在沒有看過。

另一個奇觀是在中場女廁的排隊。女廁通常都是大排長龍的,長到你會擔心錯過下半場的開始。中場休息往女廁的方向移動,就看到有人站在一樓樓梯口告訴大家女廁排隊的隊伍要沿著樓梯扶手往上排,然後同時你會看到二樓旁邊有另外一條隊伍是排飲料的,進去以後發現這隊伍移動的速度很快,原來不只是廁所隔間比較多,這裡面拉了像售票口的分隔線,更重要的是有個女人好似球隊教練,她站在隊伍前面,每當有人從廁所隔間走出來,她就會以超迅速的反應大聲地告訴輪到的這個人要去哪間:左二、右一、左七,同時她會一直報告中場休息剩幾分鐘:八分鐘呼叫,八分鐘呼叫,七分鐘呼叫,七分鐘呼叫,距離下半場開演還有七分鐘,六分鐘呼叫,六分鐘呼叫…把整個廁所的節奏弄得很迅速,然後中場還沒結束,長長的隊伍就已經消失了。This is incredibile!

Eugene O’Neill Theatre也是一間漂亮的劇院,舞台上方有個會轉動的天使,兩旁還有類似教堂的彩繪玻璃但畫的是行星的圖案,不曉得是本來就在那裡還是舞台佈景之一,這齣劇還用了類似Disco舞廳的360度魔球燈,下半場通知大家戲要開始時除了天使轉來轉去,魔球還轉到觀眾席,灑得整個天花板都是圓點,很好玩很有效率。

這幾天只要是在劇院看到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在紐約看過講話的樣子最友善的一群人,從售票窗口到排隊指揮到座位引導,讓你覺得進劇場是一個愉快的/娛樂的體驗,不像兩廳院新舞台這種讓你覺得是個需要你正式體面的地方,我突然開始懷疑這些人會不會也都是演員或曾經是演員。想到這週去了兩次的Cort Theatre,入口處也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收票先生,他整個人的神韻就會讓你想到八爪章魚,就是卡通在描述一個人同時接好幾部電話卻井然有序的樣子,他一邊刷條碼一邊用充滿抑揚頓錯的漂亮聲音告訴你等下要怎麼走:右轉第一個樓梯,左轉樓梯往上,祝您有個愉快的夜晚,左轉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