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
粉彩這種媒材可能是塗大面積很方便,又可以用手抹來抹去,使用起來覺得自由奔放,而且人和畫的距離很近,再加上這張彩色梯田構圖簡單,畫起來相當舒服。晚上把它放在距離兩公尺的牆上欣賞,覺得圖中的陰影讓畫作越看越有氣氛,前景那棵樹細細碎碎的葉子有點傲嬌,我也很喜歡。就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情下,關了桌燈準備睡覺,才發現畫裡黃昏的魔幻光線消失了一半。
以前有看過日本博物館的研究員展示一套數位光源模擬系統,因為在博物館的環境裡,作品給人的主觀感覺跟它的光源安排有關,但假如是為了典藏而拍照保存的時候,為了完整地保留顏色的資訊,專業的作法必須讓照片排除光源的干擾,要使用的時候,再依照需要給予不同的光源安排。道理要懂不難,但那時候大概因為是用投影片解說,然後一般投影機的投影效果不會讓你有很深刻覺得棒呆了的體會,直到現在心裡才是真得懂了。所以我在想,那天在奧賽美術館看到梵谷的星夜那麼漂亮,應該跟暗色的牆面還有打燈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