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之屋

喜歡做夢的人應該都會喜歡 Jonathan Coe 的《睡眠之屋》(The House of Sleep),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小說在不同的時間與場景間切換,敘事觀點也一直在變化,就像做夢一樣,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零零散散地串在一起,但又不是一般曖昧難懂的夢,小說透過對於睡眠的探究,深入了人們的恐懼與渴望。

故事開始在莎拉和羅伯特這兩個剛認識不久的大學生的一段長談,這一晚兩個人什麼都談,聊友誼,聊愛情,聊家庭,聊性別,所有未曾向人其他人說過的話,都在此刻毫無保留地向對方傾訴,坦承自我,兩人的距離迅速靠近。這對羅伯特來說是難忘的一晚,有生以來和人聊過最久的天。從那一天起,他陷入了與這個女孩有關的各種想像,愛情讓一個人在非睡眠狀態裡做夢,帶給他各種甜蜜與苦澀。

莎拉會做真實無比的夢,她會把夢境和現實混淆在一起,把發生在夢裡的事當成是現實生活裡發生過的事,也不時因為嗜睡症的問題,陷入一些誤會與窘境。她的男友奎格瑞喜歡看她睡覺時眼珠子在眼皮下動個不停的樣子,甚至會把手指壓在她的眼皮上,她的夢裡有青蛙伸出長長的舌頭黏在眼皮上,沈重地讓她睜不開眼。睡眠是一個人最脆弱的時刻,夢裡面有人們的恐懼與渴望,它們甚至可能從夢話流瀉出來,熟睡的人最誠實也最毫無防備。她總是得費勁讓自己不睡著,努力讓自己醒來。

泰瑞是羅伯特的朋友,電影系學生,每天要睡十四個小時,他有許多熱情投注在尋找一部沒有人看過的影片。他喜歡做夢,夢就像一個人的電影院,沒有別人看過,作過了就消失,什麼都沒留下來,也因此能夠幻化成各種想像,夢是最好的電影。後來他卻陷入了嚴重的失眠,他開始不再需要睡眠,也不再做夢。他提到搞砸一篇文章導致一家電影雜誌關門。

奎格瑞是醫學系學生,他開了一間睡眠診所,想要研究出讓人不睡覺的方法,他討厭睡眠。根據他在書裡面的對話,人們最深沉的睡眠在第四期,第四期被打斷,會回到第二三期,然後進入快速動眼期,這個循環一個晚上會重複出現好幾次。隨著夜晚流逝,快速動眼期會越來越長,因此有些研究者認為,人在快速動眼期作的夢,只是身體繼續休息時,大腦用來取悅自己的方法。

這是一個有關睡眠的故事,也是一個有關愛的故事。愛情像睡眠,帶給人愉悅,也讓人脆弱,像夢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它是存在於每個人各自腦海裡的想像,是一齣永遠沒有機會公開播映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