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尼亞舅舅

Oncle Vania Le Collectif Les Possedes 6/19 兩廳院實驗劇場

演出經典劇本應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做點變化怕追求新鮮感的挑剔觀眾感到無聊,大幅改編又讓人思念文本原本豐富的內涵。這一次法國波西地劇團如此樸實的演出,忠實傳達Checkov筆下十九世紀俄羅斯農村人們的生活與情感,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反倒成了特色。不過我看完第一個冒出的念頭是,”Checkov的劇本太強了”,感覺劇本似乎搶過了製作的風采,不曉得劇團是否也曾對此感到焦慮。

實驗劇場的舞台這一次是做成馬蹄形,觀眾三面圍繞,進場時舞台上四個角落隨意放了幾張椅子,靠牆的邊上是一張長桌,桌上擺了伏特加、果汁、麵包、酸黃瓜等點心,演員們站在長桌後方一一幫魚貫而入的觀眾倒酒跟果汁,大家就像開party一樣在舞台與座位間拿著杯盤穿梭聊天。這本來有點趣味,可惜開場前的節目單上面就寫了,完全失去驚喜,而且我回家google才發現,原來這還是各媒體的主要宣傳點。真是有點令人難過,沒有這個橋段,人們還會願意來一個場景簡單、沒有特殊的道具聲光影像與氣味、沒有特技表演、純粹回到劇本的演出嗎。

凡尼亞舅舅的故事主要描述凡尼亞與其亡姊之女在鄉間過著忙碌而單調的生活,一日,退休的教授姊夫帶著其美麗的第二任妻子返回農庄生活,給這個平靜的鄉間掀起一陣波瀾,其他角色還包括一位醫生、地主、跟母親。觀看這齣劇的時候,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到底這些來自19世紀俄羅斯鄉間的這群人的故事,他們誇張的言語、情緒,以及永不休止的衝突,到底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為什麼要關心,我們為什麼會感動?

但是劇本就是這麼奇妙的一種東西,它就有歷久彌新,能夠穿透時空觸及當代人心的力量。人們原本都可以快樂知足地度過一生的,但是社會毫不留情地快速變遷,人們被迫與其他人相遇、比較而萌生相對剝削感,故而產生焦慮與不滿。這種啟蒙對於有能力改變自己生命方向的人毋寧是追求持續提昇的動力,但是對於大部分缺乏資源或意志軟弱因而無法主宰自己人生的人們,這只是殘酷地揭露了生命的貧乏,眼前只是日復一日的寂寥。劇中人最終都回到原本的生活迴圈,當幻想證實破滅,他們開始編織新的幻想作為慰藉,雖然一方面也是呈現小人物的韌性,但也令人感到哀愁。

這場的字幕機出了問題,開頭有些延後演出,演員在舞台上走來走去,也喝了點酒,甚至演到一半字幕斷掉,還抬頭看了一下螢幕,雖然根據節目單感覺似乎是有意要模糊演員與觀眾/一般人的界線的觀點,這似乎還蠻點題的,但是就是覺得有點太過隨性,不太習慣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