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在高雄

去年北美館的皮克斯20週年展覽從開展前就一直想要去,但自從在中正紀念堂的Andy Warhol展被人潮擠到快暈倒的不良經驗,連心愛的大香蕉都失去了魅力,對於大型展覽的人潮就非常畏懼,結果直到展覽都結束了還是沒有找到好的時間去,本來以為看不到了,結果它就跑去高雄啦。高美館真得有多多引進大型展覽的潛力,展場不錯人潮又不會過多,觀展品質非常好。不過我是在元旦前一天去的,非假日或許也有點影響。

展覽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讓我們一窺皮克斯動畫的製作過程,分鏡圖可以想像是一定會有的,倒是那些對於各種角色的描繪讓人覺得非常有趣,原來一個角色的誕生要經過這麼多細緻的設定,譬如蟲蟲危機裡面各種昆蟲的身體比例弄得像建築圖一樣,海底總動員一整面牆的各種魚類,毛怪不同部位的毛髮,毛怪的臉型跟眼神,汽車的各種表情跟動作,它們的各種部位跟表情如何跟人類的五官對應等,還有各種不同風格的繪畫風格,像是粉彩畫,鋼筆畫,或者像超人特攻隊的拼貼畫,都給了場景不同的氛圍。還有那些模型,裡面有一個海底總動員鯊魚老大的模型,真是超級華麗的。恕我對相關產業沒有涉獵,我一直在想像到底這些畫作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被畫出來、被使用、又被保留下來的?有些像料理鼠王的一幅粉彩畫,這麼大、這麼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會議中為了團隊溝通的需要被製作出來的嗎?就好像在我的世界裡文字是我的語言,在那個世界裡圖畫是人們相互理解的語言?文字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是什麼?那模型的功能又是什麼呢?我本來還以為只有像落跑雞那種很像粘土動畫的電影才需要做模型呢。

還有就是終於看到了那個頑皮跳跳燈的動畫,原來它是皮克斯的第一部動畫,尤其是3D動畫跟科技有很大的關聯,在這個技術進展變動得很快的時代裡,把第一部動畫的角色放在logo裡面,特別有一種歷史、尋根、莫忘初衷的懷舊感,這讓我有莫名其妙的感動。皮克斯的年表排出來,看到這樣一個從數十人的動畫部門(還被盧卡斯賣掉?)掌握到一個技術跟潮流,在幾年間迅速地變成一間數百人的公司,也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到底成功的背後又有多少的辛酸,要付出多少代價呢?真想知道。

也是看了展才發現原來我所有皮克斯的電影從玩具總動員到最近的天外奇蹟每一部都看過,這裡面有好多令人難忘的角色,我最喜歡的是巴斯光年跟多莉,他們對一部動畫來講實在太過悲劇性了,一個有妄想症一個是健忘症,也給故事帶來一些不同的層次。另外海底總動員裡面那些鴿子我也很愛,他們的毛就跟真的鴿子一樣都藍藍綠綠亮亮的,加上他們那睥睨的眼神,營造出很奇特的氣質。料理鼠王本來我也覺得這老鼠很可愛,但是自從有一天我在家裡看到老鼠,突然就想到料理鼠王,覺得我還是一點都不想要在廚房看到老鼠啊,這隻老鼠也好悲劇,怎麼會喜歡上一個完全不適合他這個物種的嗜好當職業。然後最後再提一下展場的幻影箱,這個東西好好玩喔,原來它這麼大裡面角色這麼多,到底怎麼樣做出來的啊!真是讓人覺得動畫實在太神奇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