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世代 Glastonbury

Glastonbury是一部有關英國Glastonbury音樂節的紀錄片,每年夏天,這個幽靜的小鎮,會湧進數以萬計的人潮,參與這個自1970年開始至今,38年歷史的音樂盛會。電影開始後不久,畫面是泥濘的道路上大排長龍的車陣與背著背包、帳篷,風塵僕僕、緩步前進的人群,此時Velvet Underground的All Tommorrow’s Parties響起,替故事作了一個絕佳的開場:一場朝聖的旅程,一場狂歡的旅程,但也是一場註定哀傷的旅程。

電影利用兩段歷史場景,營造了主要的故事線與衝突點。傳說耶穌基督幼年曾經造訪Glastonbury,因此自古以來流傳著一股源自宗教的平和保守,而另一方面,Glastonbury音樂節早期由於收留了無家可歸的浪人,生活於社會邊緣的浪人因著生存的本能必須不斷與主流社會對抗,替音樂節埋下一股挑釁、反骨的個性。所以你看到電影不斷出現的畫面是,各種政治抗議在台上台下演出,拋開平日禮教的束縛,穿著各種奇異裝束的人們大聲咒罵、隨地大小便、嗑藥、裸體、做愛。他們說,節慶提供了使人回歸正常狀態的環境,慶典過後,帶著節慶賦予的能量,人們能夠安然對抗那不正常的社會。

然而,就好像耶穌離開後,Glastonbury無力抵抗音樂節與其所帶來的嬉皮文化與人群的侵擾,隨著音樂節規模的擴張,隨之而來對於安全與衛生的考量發展出制度化的需求,引進了更多的商業性質,因而逐漸脫去早期基於邊緣的反抗性。殘餘的氣息,成為都市生活富足的青少年在安全的環境裡尋求一點刺激的借體。

電影對於環繞音樂節的嬉皮文化、政治氛圍著墨較多,之間穿插了不少的表演與音樂,但大部份不是一閃即逝,不然就是音樂中雜和了各種節慶嘈雜的人聲,在這部電影裡,台上的樂手只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台下的人群,只有很少很少的時候,可以聽到真正的音樂,譬如Ray Davies “Waterloo Sunset”、Pulp “Common People”、Melanie “Peace Will Come” 是印象比較深刻,把焦點放在音樂的少數時刻。這一點使我有些觀影上的不滿足,音樂電影所以好看,是因為影片所選的音樂往往可以與敘事主題呼應並打動人心,但這部片裡面音樂表演與各種參與者一樣,都只是音樂節馬賽克的其中一瓦。而若說圍繞音樂節周圍的歷史與變遷是重點,電影所呈現出來的故事,似乎又不夠Glastonbury-specific,種種被呈現描述出來的景像似乎在其他地方似曾相識,此地與他處有何特別不同之處則不很明顯,但以它龐大的規模與38年的歷史,理論上應該更有其特出之處。譬如裡面有提到woodstock只有兩次,他們連辦了30多年,但這30多年代表的意義,並沒有多加說明。也或許導演有說,只是淹沒在太多狂歡的片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