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雜記
各種數位資料庫中能夠讓我感動的,只有語料庫。其他的,譬如說古籍、拓片、檔案等等,因為缺乏相關領域的知識,即使一堆史料鋪展在我的面前,仍無法感受到那些資料聚合所蘊含的龐大能量,就像我從語料庫裡感受到的那樣,而頂多是「好像很有趣」而已。這不是資料庫做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使用者本身知識背景的問題。
就好比說一個語料庫做得再好再精緻再豐富,那跟多數人的日常生活或興趣還是很遙遠的,如果不寫文章不作研究,有多少人在乎語言結構或推敲字詞的種種使用習慣呢,再怎麼樣,那些語料庫難道不是只能為一小群人而服務,讓一小群人讚嘆嗎。而其他的,那些牽涉細部知識譬如杯子的材質、長寬高的資料庫不也是一樣嗎?覺得很難用?不知其所以然嗎?或許屬於那個領域的一小群人已經覺得夠感動的了。使用率低嗎?或許需要那些細節知識的人,就真得只有那麼一小群人而已。
日常生活需要什麼,奇摩知識+還不夠嗎?到底誰需要知識的細節?為了讓一般人容易親近而替資料編排出來的脈絡,是什麼樣的人會感動,是什麼樣的人會買帳呢?好比去到博物館看各種展覽,策展人絕不是任意地把物件擺在一起,而是經過挑選仔細排列的,但是即使各物件已經有經過挑選排列,可能依照時間或主題擺在一起,但如果原本就對主題不熟悉,沒有適當的解說員帶領,往往走過一圈也不會有深入的觀展經驗,意義不會自動浮現。
最近天冷,感冒頭痛間冒出了凌亂的想法,我也不知有什麼意義。好像想要說什麼,但好像又碰不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