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om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末世之家》是Michael Cunningham的第一部小說,也拍成了電影,和小說的感覺非常不同,但同樣地細膩美麗。

原著小說比電影要來得複雜許多,每一個章節分別由四個主角以第一人稱敘述,宛如在讀著的腦海裡演出四重奏,時而和諧時而背離,時而堅定時而懷疑,每個人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像一團亂七八糟的絲線纏繞在一起,從每個角色片段聲音裡,似乎可以區別出每個角色獨立的個性。但這麼多的聲音,對我這個習慣拿一隻筆用列大綱的方式思考的人,負荷很大,越是發現每個角色的豐富個性,越是對每個角色好奇,越是想要釐清每個迷人的角色,腦袋就越接近短路。

上面這段文字幾乎沒有講到什麼內容,但不管了,很久沒被一本小說糾纏到一週還看不完,還夜夜夢到這些人,嚴重影響我的睡眠和白天的情緒。現在只希望能隨著我再一次述說他們,將他們驅趕出去。

電影自然是無法像小說一樣,同時呈現多種不同的觀點,因為電影觀眾顯然是個全知的角色,而這正是這部小說最突出的部分,所以一開始便注定了電影和小說分道揚鑣,但即使如此,電影還是非常好看,承襲了小說的細膩,但卻是個具有生命的創意,而非小說的再製。最明顯的,小說出現的那些搖滾樂團,雖然名字大多聽過,但是也只是聽過而已,沒實際聽過歌曲,而音樂卻流貫了整部小說,小說感覺不到的音樂,在電影裡面成了最直接的催化劑。(這段說法非常淺薄,很多年前在電影與文學課就聽過了,唯一個貢獻是,也許以後有人要開這門課,可以拿這兩個文本來做例子。呵呵。)

我尤其喜歡電影裡面的巴比,他是個在墓園邊長大的孩子,原本有個對於生命充滿熱情的哥哥,帶領他進入搖滾樂、大麻、愛與和平的世界,一日意外過世後,巴比的其他家人相繼過世,但是他似乎是繼承了他哥哥的一些部分,代替他活了下來,是個對音樂敏感,對於愛毫不畏懼,另一個部分卻又因為不斷地失去親人而變得沈靜,是個透明,乾淨、寧靜、堅定的靈魂,很少在電影裡看過這樣的角色。想到他陳穩幽雅的舞蹈,真是非常迷人哪。

唉,還有,我這篇寫得真是很差,去看小說吧。真是好看的小說…至少我是不知道要怎麼說它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