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電影的詮釋

第一次到電影資料館,看Scott Stark的實驗電影,老實說實驗電影就是一個樣,原始、有趣、剪接花俏、不知所云,看似簡單的影像,卻有一堆文字告訴你,它不簡單。導演講出一堆深奧的哲理,觀眾也很努力地從這些晦澀的影像中,思索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來。也許導演原來根本沒什麼意圖,但經觀眾這麼一附會,意義就被建構出來了。

導演透露,那部他用跳蚤市場買到3D立體影片拍成的Angel Beach,只見1970年左右加州海灘的少年少女們不斷被地抖動到讓人受不了的影片,有人說是一部最好的反越戰作品,因為這些畫面上沈浸在陽光海灘的少年,恐怕不久後就上了戰場,這些影片,可能是他們當時留下的最後歡樂紀錄。真是會掰啊。我說,它可能還是部保眼作品,畫面不斷地抖動、閃爍,有害視力,兒童不宜。

第二部是導演自己搬了電視,跟著Jane Fonda的錄影帶到處跳有氧舞蹈,我以為導演要表現布西亞在《美國》裡面說的,美國人喜歡把自己搞得疲累,慢跑是一種自願奴役的新方式,過去的隱士靠著苦修通往心靈的極樂,而美國人則是利用機器、健身、節食等,在身體肌肉的筋疲力竭裡尋找」,或者,他可能要表現在不同空間中作同一件事,又剪在一起的滑稽感:在家跳有氧舞蹈很正常,但當他搬了電視在山坡上、馬路邊、停車場跳,看的人不知為何緊張起來,不知是電視還是游氧舞蹈侵犯了公共空間,結果導演說他是要表現美國的歷史演變,因為珍方達在六零年代是反戰的代表,到了八零年代成了有氧舞蹈女王,看她的改變,導演也看到了自己的改變,也看到John Lennon從一位搖滾巨星,變成蘋果電腦的廣告符號。

最好看的一部是Noema,一堆A片的in-between片段剪接成的片子,不斷地看到裡面的人在換體位的動作,卻始終沒有看到換之前與之後故事,導演說,這些「非精彩鏡頭」,才是把這些A片演員從機器還原成人的時刻,另外,這些人好像被困在景框中,不斷地重複同樣的動作,卻始終未完成,這個概念不算太新,但其實對看這部片的觀眾來說,被困住的不是演員,而是觀眾,以為精彩鏡頭就要開鑼了,卻被導演剪掉,換上另一個翻身的片段,真是氣死人….被困住的,是觀眾內心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啊。

據說Noema是胡塞爾發明的語彙,表示「在意識的領域中,物體所表現的意義」,說實在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導演說,他最近發現另一個意思,是一個宗教團體的網站說的,noema是惡魔引誘人作壞事的意思,這麼看來這個意思好像比較符合這部片的味道。呵。

後記,電影資料館為這個「影像-運動 電影季」印的幾張宣傳明信片都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