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出發 (電影)

黃昏時出發,黃昏還出發嗎?還能走多遠呢?是不是仍舊是一場徒勞呢?電影《Starting out in the evening》 改編自Brian Morton的小說,看得我淚流不止,直到最後感謝名單都跑完了還停不了,然而仔細推敲故事情節,總覺故事似乎不足以觸發我的淚腺,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

電影裡面有兩位六呎風雲的演員,Lauren Ambrose跟Lily Tylor(我喜歡Lily Tylor),主題與調性也有那麼點像,關於人們面對著生命中的兩難,如何抉擇以及嘗試突破生命的困境。每一個決定都有代價,都很困難,但是時間推著他們做決定。六呎風雲的結尾由小女兒開著新買的車,踏上橫跨整個美國的旅程,同時也象徵著全家人決心把自己帶離長年籠罩著他們的死亡與陰沉,開展一段可能傷痕累累但更可能滿載而歸的新生活。無論如何,那是個充滿希望的結局,因為年輕的自我療癒能力意味著無限可能。

而黃昏時出發,此時我們的主人翁已不是對世界毫無所知,空白得像張紙,他帶著滿身的包袱,他的性格,他的缺點,他的遺憾,以及可能遭遇到的種種困境,他無一不知。正是如此,讓這趟旅程更加艱難,相較於那可能送命的未知的旅途,何不待在原地度過一個平靜安穩可以掌握的夜晚?黃昏時出發,雖然仍有著希望,但更多的是掛念與旅途平安的祈求。我一直想到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年輕的時候選擇那條充滿雜草的路讓人充滿浪漫的幻想,也使得這首詩充滿著激勵人心的作用,而若寫作者是一名年長者,激勵還是有,但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沈重。

整部電影瀰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那股壓抑來自人們懷著夢想到這個世界,要實現它,首先必需要能夠存活,為這個充滿著擁有不同夢想的人們所生存的環境考驗,為了與他人共存、為了與世界妥協,在各種衝突間生出總總廢氣,廢棄帶來壓抑。這裡有的人遺失了夢想,有的遺失了自己,有的人幸運地不需要妥協,但是他們都付出了代價。非常沈溺於電影裡面營造出來的壓抑感,就像那配樂的緩慢琴音,每個人平靜平淡而文明地度過每一天,從沒有情緒過於外顯的衝突,但是那衝突那憂傷卻總是存在的,就像我們許多人每天所必須面對的生活,我們所度過的每一天。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