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世界的似曾相似

太習慣會用過去的經驗看現在的經驗,看《地底三萬呎》的時候,總覺得處處似曾相似。開頭看沒幾行,那謹慎、文縐縐、表面上謙虛但實則自信與高傲的語調,讓我錯亂地以為是石黑一雄的小說。接著帽人出現了,又忍不住感覺帽人身邊跟著《過於喧囂的孤獨》裡的打包工人漢嘉,禿鷹像《回聲》裡的某個瘋狂的哲學家流浪漢。

讀到第二章換了敘述者,有《末世之家》從不同的角色的角度敘述同一個世界的味道。辛先生等三人的關係又有點《巴黎初體驗》跟《末世男女》。結尾不用說,那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河城,我想到的是蘇童早年的小說。還有那兩個不停挖掘的人,但記不清是在那裡。

但我也知道作者不可能是照這些角色創造人物,畢竟我看過書不算多(看過還記得的更少),哪可能那麼巧都剛好是我喜歡的作品。所以反倒覺得,這種似層相似的錯覺,有沒可能是作者故意玩弄的把戲?就像小說中的人物的關係,一段關係破滅,新的關係產生,但新的與舊的彷彿似曾相似?我很喜歡小說裡充滿植物的隱喻與香氣,那營造了某種特別的空間與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