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念劇集×無獨有偶×施如芳《鯨之嶋》

人生首次在中場休息時主動選擇離去。因為喜歡無獨有偶買的票,上半場最喜歡的,當然就是雲豹Luka需要好幾個人一起操控的偶了,整個造型非常優雅。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認識了拾念劇集,音樂跟歌曲我也很愛,傳統戲曲演員的氣場很強,會期待以後的新作品。

Robert Lepage / Ex Machina – Courviile 庫維爾1975

上週末第一次在臺中歌劇院看戲,獻給了《庫維爾1975》。雖然導演一向是品質保證,行前還是免不了擔心看人偶表演會看到睡著。幸好是非常好看的表演,透過舞台設計、投影、人偶與真人穿插表演,兩個多小時沒有冷場,不停地換幕,而且極度流暢,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

陳靈《龍族女兒不流淚》

週末下午去兩廳院實驗劇場看了陳靈的《龍族女兒不流淚》,從她提到首次見到John Cage的故事開始,我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或者說是一種激動,因為明確感覺到這是一個序曲,預示了一個更龐大的故事。舞台上的她看似毫不費力地利用鋼琴和其他道具發出各種聲響,看起來是那麼優雅,那麼有個性,自由自在,令人嚮往。

2022年

2022年末烏俄戰爭還沒結束,中國疫情這個月開始放棄清零馬上就要全面開放,臺灣不久前又經歷了一個莫名的選舉,義務役即將恢復一年制,阿富汗的女性不得上大學不得在NGO工作,伊朗的頭巾運動不曉得後來怎麼樣了。雖然我們照樣工作聚會出遊,但總是感覺這裡那裡過敏。

北將七

黃信堯導演的《北將七》是我最喜歡的電影類型,一種沒有劇情的故事。上週四晚上滑手機突然發現公視有播,三小時的片長,一直看到超過半夜一點,看得目不轉睛,捨不得入眠。如果片長更長,我還是可以一直看下去。一段段平靜的日常風景,意外地很有趣,很美麗,而且拍的是我們熟悉的台灣南部鄉下,那個電影的視角以及聲音與時間感就像是我們親身經歷。

療癒手作

上週末回高雄,剛好遇上文博會,去繞了一圈。在展覽館度過了回返青春的兩小時,彷彿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台北書展,人聲鼎沸,尤其插畫IP那區可說是摩肩接踵,水洩不通,所以有些攤位也沒怎麼逛到,最後很客氣地只買了宜蘭攤位的小磚疊疊樂DIY組合包。回家一黏,才發現這些小磚頭頗有神奇的療癒魔力。

日本鐵壺

最近特別愛喝水,因為買了新玩具,日本南部鐵器鑄鐵茶壺。

雲門舞集《霞》

雲門舞集今年的新作《霞》很好看,有一種結構乾乾淨淨,所有東西包括舞蹈、聲音、服裝、燈光、影像等等都剛剛好的俐落感。雖然說回家後才發現節目單裡描述的霞好像是說舞作反應不同舞者的不同心境氣質或生命狀態,如七彩霞光互相輝映,但是我自己實際在看的時候覺得是別的東西。但無妨,作者已死,隨便寫一下。